林静《再济沧海》(4)高男低舱终不妥,老将新船卖点多
发布日期:2017-11-28 13:47
在2013年六月份“博莱尔”船的调研报告中,我列举了此船二十几项优点,首当其冲的是领航室。缺点只列出了三项:1,厕所窄小;2,交船时间长;3,船厂生意完全依赖两位JF老板,没有看到他们培养能干的接班人,一旦两个人闹分家或一个人甩手帆游去了,船厂的运作将受到很大影响。如果订下的船只造了一半,情况就不乐观了。老公基本同意所有列举的优缺点,他又补充了一项缺点,“博莱尔”船的舷窗很小,领航室一圈大玻璃窗不能打开,它就像个太阳房,船舱里一定很闷热,对于高纬度冷天气水域“博莱尔”很舒服,但它不大适用于热带水域。船厂建议给领航室度身订造一套反光隔热窗帘,船在锚地或靠岸停泊时舱外有遮阳盖,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闷热,也不算个太大问题。
任何船都有优缺点,选船是一个折中选优过程,除了必须有的功能,其余的根据轻重缓急进行取舍和补偿。对于我们来说,铝船、坚固、吃水浅、能搁浅是必须的,自从我了解了“博莱尔”,领航室的地位逐渐升高,慢慢地变成了必须条件。同年十月底老公跟侄子再次到访船厂时才有机会亲自登上正在服役的船。这一次老公发现“博莱尔”一个致命缺点:船舱太矮。由于设计了领航室,船舱的限高受到了限制,舱内大部分空间的限高是一米八,只有几个开窗的地方限高达到一米九,老公的身高是一米八三,穿着鞋在舱里走动都得猫着腰。这可不行啊!船作为一个家一定得舒适,整天缩头缩脑的时间长了脊柱受不了。再看看两位JF,都是拿破仑似的小个子,原来人家的船是给中等身材的人设计的!跟两位JF商量,探讨如何增加舱内的高度,结论是舱内部分地板可以下调,但这样会增加几个台阶。我们觉得在舱里深一脚浅一脚的终归不是个妥善方案,“博莱尔”就这样被忍痛放弃了。
放弃“博莱尔”是因为还有另外选择。消息灵通的老公早听说另一家船厂伽西亚(Garcia)在打造一款不同设计带领航室的铝船,帆船型号:“伽西亚探索45”。参与设计的人员除了帆船设计师,还有帆游界泰斗级人物吉米·康奈尔,那年他七十四岁,还在海上叱咤风云,绝对算是航海界的老将了。这款船的第一号船船主是吉米,她就是按照吉米康奈尔的要求设计打造的。十月底老公和侄子参观“博莱尔”船厂的同时,一箭双雕地安排参观“伽西亚”船厂。当时吉米的第一号帆船正在打造,厂里除了焊接了一半的船壳,只有电脑上的图纸,船最后是个什么样子只能凭想象。就是这么几张图纸和一堆铝板,老公心悦诚服地接受了“伽西亚探索45”,认定这一款船是天才设计。接下来老公使出浑身解数来说服我,我已经深深爱上了“博莱尔”,要想让我对另一艘没见过的船产生同样的热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伽西亚探索45”一定有非凡的过人之处,让一贯谨慎的老公凭想象就动了心。
最新评论 (0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