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奥帆中心附近海域最后一轮长航赛的结束,第九届中体产业·城市俱乐部国际帆船赛(CCOR)今天也正式落下帷幕,为期四天的竞赛完满收官。
爱就像~ 蓝天白云~ 晴空万里~
突然无风区
最后一个竞赛日延续了昨天小风乱摆的复杂海况,起航后本来较为稳定的风向忽然发生改变,在赛程中段甚至出现无风区,流向变化也给水手们增加了不小的困难,风向在绕标后发生180度转变,顺风起航继而顺风回程,时有时无的阵风让不少船队吃尽苦头。
FE28R甲乙组中均出现绝地逆袭,锦州湾船队和青岛飞鱼队分别实现逆风翻盘,拿下冠军,J80组别排名几度更替,最终陈和池带领的厦门海洋职业学院队以一半船身的微弱优势领先上海老水手队,取得冠军,博纳多帆船队和年轻能队仍稳居First20级别前两席,天泽航海帆船队一路领先荣获公开级B组场地、长航双冠王。
一项创办九年的赛事能顺利承办,离不开优秀水手们的支持和参赛,他们在赛场上乘风破浪刷新纪录的同时,CCOR也在记录着由他们书写的历史。
我们不一样~
老水手挥洒青春热血
“我九年里没有缺席过任何一届CCOR,十周年的时候当然也不会。”曾任上海市帆船队主教练的周毅船长此次带领的上海老水手队平均年龄近50岁。大龄只是表象,内在其实是一群青春热血的年轻小伙子们,“周教练一上船眼睛就会发光,浑身的干劲一直感染着我们”,船员毛履武回忆起第一次遇上周毅船长,还是2002年在上海最早的帆船俱乐部赛艋成立时,那时周毅船长是俱乐部总教练,虽然赛艋帆船俱乐部之后解散了,但很多成员还是坚持和周教练一起相约玩船,并慢慢尝试的组队参加帆船赛事,上海老水手队就此成立,并在国内众多帆船赛中斩获佳绩。
已过花甲之年的周教练表示他们的目标是参加完国内的所有大型赛事后,征战海外帆船比赛,“帆船是一项活到老玩到老,可以终身相伴的运动,接触帆船至今已经几十年的时间了,没有感觉过乏味,对帆船的热爱不减甚至随着年龄的增长更强烈了。”
中国老肥婆队自出场就吸引了众多目光,除了别致的队名,还有她们感染人的爽朗笑声,船员关系十分和谐的她们私下彼此互称“肥婆”,船长刘波涛说:“以前就一直这么叫,后来年纪大了就叫老肥婆,组成帆船队时就一致决定用这个称呼作为船队名。”这支由前帆板运动员组成的女子帆船队多次来到CCOR的赛场,平均年龄52岁的她们和上海老水手队一样,年龄并没有限制她们对帆船的热爱,船员来自天南海北各大城市,所以平时训练机会不多,刘波涛表示正是CCOR的举办才让大家能够相聚一堂,通过帆船让彼此更亲近,这不正是本届主题“Sailing connects us”的最好诠释吗?
图片来源©️CCOR
在青岛邂逅最美的相遇
今年中体产业加入CCOR,并一次签订五年合约,是本届赛事最大的亮点之一,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助力CCOR升级转型,向商业赛事过渡,于双方而言都有着未来发展规划的考量。中体产业作为国内最大的体育上市公司,拥有丰富的办赛经验,CCOR则是首次举办就被收入国际帆联竞赛目录,同舟共济可谓强强联手。
CCOR创始人、国家体育总局青岛航海运动学校校长曲春和赛领分享了与中体一拍即合之后CCOR的未来规划,作为北方地区最大规模的赛事,在继续坚持专业性的同时,将会在吸引更多南方水手的参赛和增加不同级别赛船,在即将到来的第十个年头扩大整体规模。除了核心竞赛内容外也会举办相关的文化展演活动,吸引更多的普通市民关注这场赛事,“今年的水上飞人表演就是一次尝试,看到岸上观众们的热烈反应,我们也能感受到CCOR离大家慢慢的更近了。”赛事以外,双方也将共享资源展开校园培训活动,布局建设培训基地,借由中体产业的平台优势,带来更多的商业机构发展合作关系。
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帆船运动条件,而相较于拥有颇多帆船俱乐部数量的南方,北方的活跃度却有些偏低。曲春希望能够通过CCOR的持续举办,动员青岛周边帆船俱乐部的积极性,以此来带动青岛整个帆船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帆船运动
不仅看得见 更要摸得着
作为CCOR主办方之一,中国帆船帆板运动协会一直都以推动全国帆船帆板运动的普及、促进帆船帆板运动技术的提高为目标组织开展各类帆船赛事。张小冬主席表示多年支持CCOR的同时,中帆协也于今年首创了中国家庭帆船赛,这是协会设计并推出的一个品牌赛事活动。张小冬希望通过协会对各大赛事的支持,将中国乃至全世界最专业的运动员聚拢在一起,通过赛事扩大帆船运动的影响力,增加帆船运动人群基数,同时也为退役的专业运动员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
张小冬表示从九年前的CCOR到第十届盛会,帆船运动越来越接近普罗大众,从“看得见”到“摸得着”,人人都能享受航海乐趣才是帆船运动得以继续发展下去的原动力。
第九届城市俱乐部国帆船赛圆满落幕,5天的时间留下了太多美好的瞬间,就让不舍在此定格,来年我们青岛奥帆中心相约CCOR十周年!See you next year, my friends!
定格美好 相约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