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崔崔,正在全世界搭帆船环球航行中……
自从我2017年11月正式出发,已经过去了9个月的时间,期间除了回国探亲休整,在国外的时间也有半年多了。这期间,我搭过三条不同国家的船,跨越了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太平洋,航行距离超过一万一千海里,完成了我此次环球航行的一半路程。
这半年海外漂泊的经历,对我的人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不仅是身体上的,还有心理上的,每次出海都会瘦十几斤,黑成焦炭,手上和腿上的伤有些几个月都好不了。然而,即使面对数不清的意外、困难、阻碍、顾虑,甚至在茫茫大海中央犯胃病而没有药,我都坚持下来了。
接下去,我会继续在世界各地寻找合适的帆船,跨越印度洋,直到完成我的环球航行。
航海可能是探索世界最好的方式
帆船是与大自然最和谐相处的交通方式,纯粹靠自然的力量,就可以无声无息的跨越大洋,行驶成千上万海里,甚至到达世界的另一头,甚至很多时候我们甚至不需要掌舵,调好帆的平衡就能让船“自动驾驶”。
用帆船,我去到了各种各样未曾听过更未曾想过会去的地方。被遗忘的大航海时代交通枢纽,还在冒烟的火山岛,加勒比小岛上的狂欢节,被台风摧毁的国度,只有一块岩石大小的领土,被动物占领的群岛,各种水果随便摘的原始小岛,以胖为美的大洋洲岛国……
用帆船,我认识了世界上各种各样不同的人,在码头的酒吧,你总能找到一群兴趣相投,一见如故的家伙,只要你有一颗开放的心,就能听到各种各样奇妙的故事,见识到与你此前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和生活态度。
横跨大西洋:12个船员 来自6个国家
2017年11月,我参加了世界上最著名的跨大西洋赛之一ARC ,从曾经大航海时代的交通枢纽——佛得角共和国,到加勒比海的圣卢西亚,全程两千多海里。这是我第一次跨洋航行,但更特别的是,船上12个船员,分别来自6个不同的国家,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加拿大和中国。
在赤道附近跨洋航行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并不是说风大浪急,而是烈日酷暑下,12个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要和谐相处,本身就是个挑战。到达目的地后,船长说的第一句话是,感谢大家没有打起来。可不是么,船上一位爱尔兰人爱好安静,而一位澳大利亚人酷爱大声放音乐,一位新加坡人不能吃豆类,而一个英国人乳糖不耐,要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与所有人和谐相处,你需要记得每个人爱喝什么茶,每个人把饼干叫作什么,甚至他希望你提前几分钟叫他起床值班。
不过跟有趣的人一起航海,你就不用担心无聊,会有人在热得受不了的时候跳起了舞,会有人每天用有限的材料准备鸡尾酒,会有人每天早上四五点起来拿着六分仪测量星图,会有人拿着相机拍下各种搞笑的画面,甚至有人(比如我)会为了一瓶啤酒打个赌……
加勒比海:搭顺风船游世界的家伙们
说实话,加勒比海并没想象中那么美,也没那么有趣,但在马提尼克,我却遇到一群特别有趣的家伙们。他们来自欧洲各国,德国、意大利、法国、奥地利、瑞典……他们从欧洲一路搭顺风船而来,在码头上张贴自己的“寻船启事”,逐个船问有没有船顺路愿意搭他们一程,或是在酒吧找块硬纸板拿自己当活广告,有个德国姑娘还意外得到一艘坏掉的船,打算在酒吧里找人合作修好它……
傍晚是他们最活跃的时刻,拿起吉他唱起歌,一瓶啤酒诉说着自己传奇的故事,或是拿张纸给对方画一幅搞笑的漫画,碰到有人生日还会组织一场沙滩派对,至于没找到船,就明天再找呗。
古巴:一个充满快乐的社会主义国家
巴拿马运河:世界上最贵的收费站之一
我在今年三月份穿越了巴拿马运河,这里一年要收近两百亿人民币的过路费,货轮和邮轮过一次运河要交上百万,绝对可以算是世界上最贵的收费站之一。而巴拿马只有400万人口,所以人均GDP可是相当的高。
巴拿马运河目前修建了两条通道,可以允许更宽更大的船通过。从加勒比海这一端,通过三级的船闸升高进入加通湖,开到太平洋这一端,再经过三级船闸下降到与海面齐平,整个距离也就五六十公里,可是却省掉了绕过整个南美大陆的距离,这么想想这过路费也还值的。
加拉帕戈斯:动物的世界,游客的天堂
从巴拿马航行900多海里,就能到达属于南美洲厄瓜多尔的加拉帕戈斯群岛,这里绝对是动物的世界,有各种各样的奇怪动物,当年达尔文就是在这里受到启发写出了《进化论》。
整个群岛就是一片巨大的自然保护区。在大街上,你随处可以看到躺在长椅上睡觉的海豹,站在栏杆上的巨大海鸟,岸边上游来游去的鲨鱼,会跳进海里游泳的蜥蜴,还有路边上吃草的象龟。路上有各种警示牌,警告你注意鬣蜥、注意象龟。海里随便去浮潜都能看到一群群嬉戏的海豹,还有大片大片的鱼群。
对游客来说,这里更是天堂。整洁干净带空调的民宿,普遍只要30美金一晚,而到了夜里,Santa Cruz美食一条街的各种排挡,来一条烤石斑鱼或是一条大龙虾,都不会超过100人民币。跟船出海一日游,浮潜、吃喝加船费,总共也就100美金,这价钱在加勒比想都不敢想。
跨太平洋:三个人一条船,21天不靠岸
这是普通环球航行中最长最艰苦的一段,从加拉帕戈斯群岛到马克萨斯群岛三千多海里的路程,全都在太平洋中间航行。我们的船没有海水淡化器,水箱只有300L水,除了喝水做饭,其他包括刷盘子洗澡洗衣服,都是用海水。油箱加两个油桶也只够开发动机100个小时左右,虽然船上有风力发电机和太阳能板,但自动舵会消耗大量的电,所以每天还需要开三四个小时的发动机给电池充电。
船上三个人,一个澳大利亚船长,一个阿根廷小哥,一个我,每人值班三小时,不分昼夜。闷热潮湿,身心疲惫,从第一周的兴奋,到第二周的难熬,到第三周的更难熬,即使有人生病有人晕船有人受伤,也没人错过一次值班。我们碰到过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把主帆控帆索都拉断了;我们碰到过赤道无风带,水平如镜纹丝不动;我们碰到过操作失误,球帆缠在一起只能爬上桅杆割断扔掉……但是,每到傍晚,看着千变万化的日落,喝着冰啤酒,听着歌聊着天,那些就都不算事儿了。
快靠岸的前两天,我们开始讨论上岸后的第一顿饭打算吃什么,阿根廷小哥毫不犹豫的说:肉!
法属波利尼西亚:这里不只有大溪地
说起大溪地,几乎所有人都说是他们梦想的旅游目的地,但其实,大溪地只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本岛,东南西北四个群岛各有特色。
北边的马克萨斯群岛,原始天然,是艺术家最喜欢的地方;中间的土阿莫土群岛,由78个各不相同的环礁组成,是潜水爱好者的天堂;社会群岛有著名的Bora Bora岛,是度蜜月的圣地,最有名的大溪地旁边,Teahupoo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冲浪点……
除了旅游,法属波利尼西亚还以黑珍珠闻名世界,全球95%的黑珍珠都产自这里,国内动辄上万元的珍珠,在这里只需要不到1/3的价钱。
大洋洲岛国:有些人来了就不想走了
大洋洲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澳大利亚、新西兰,其实还有很多小岛国。库克群岛、汤加、斐济、瓦努阿图、所罗门群岛等等,这些岛国多数是欧洲航海家发现的,当地土著多数是毛利人,跟夏威夷一样,据DNA考证,毛利人应该是中国台湾人的后代,这个人种的分布横跨整个太平洋,真是神奇。
这里的每个岛国都很安逸,甚至以胖为美,所以会看到很多大胖子,没什么时间观念,但是很友好。空气、水都非常干净,世界著名的瓶装水品牌【斐济水】也产自岛国斐济,只不过在斐济只需要10块钱人民币就能买1.5L的一大瓶。很多人来了就不走了,我们在码头酒吧就碰到一个美国人,开船来到斐济之后,就把家产全部变卖定居到了这里。
不过,我们到斐济的时候,由于我们去过巴拿马,所以被当地海关搜查了个底朝天,9个海关官员加一条警犬,搜了一整个下午才给我们放行,后来才知道,原来几天前刚好有个澳大利亚船被查到携带了大量毒品入境。单独盘问的时候,海关官员告诉我,我是第一个驾驶帆船来到这个码头的中国人,而码头酒吧的屋顶挂满了各国国旗,所以老板邀请我拿一面国旗来,辗转托朋友给我送来,却没想到是如此巨大的一面,但老板还是很开心的挂到了屋顶上。
与世界为伍:环球航海不是奢侈的游戏
每个人听说我要环球航行,第一个问题大都是关于价钱,“环球一圈得花至少上百万吧”,这是我最常听到的说法。可事实上,在浩瀚的大海上,每天都飘荡着一群环球航行的人,每年有成百上千的航海者环球航行,只要不是上百尺的超级帆船,环球一圈的花费真是远低于大家的预期。
我跨大西洋加入的蜂鸟号,是一艘英国人的60尺Clipper赛船,这艘船进行着完善的商业运营,船长大副都是Clipper的教练,每天都进行专业的教学和训练,卫星网络设备齐全,船上的餐饮没有预算上限,就是这样一条专业训练帆船,参加ARC环球赛15个月全程的人均费用也仅仅55万人民币,除了岸上自由活动的开销,一价全包。
我跨太平洋搭乘一位澳大利亚人的船,所有吃喝停泊等等开销都归船长,而且我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连牙刷牙膏都给我们买,所以我们船员很多时候不好意思,都是自愿买点啤酒蔬菜。船长很有钱吗?也并不是,不就找几个人一起玩么,在国外的航海网站上,你能找到很多像他这样的船长。当他结束环球航行,算了一下环球一圈的开销,甚至还加上他几次飞美国看望女儿,以及在大溪地跟女朋友度假,所有加在一起也不到50万人民币。
我算了一下,包括所有的吃喝玩乐,甚至几次回国探亲修整的机票,环球一半的开销才只有18万,如果只说船费才不过6万。所以,如果你看到这里,希望财务问题不再是你下决心环球航海的最大障碍。
快乐,对物质的要求可能很低
当我们都拼命在赚钱赚钱赚钱的时候,有多少人想过,金钱到底会带来什么。我绝不是说金钱无用,赚钱有罪,不会赚钱的人才这么说。重点在于,你期待金钱能带给你什么?
有的人把钱看成是生活中头等大事,认为有钱就能去私家医院,有钱就能住别墅洋房,有钱就能让孩子读私立学校出国留学……花更多钱你大概会得到更多,但也很可能只是花大价钱买了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有人环球用船龄二三十年的单体船,有人环球用新颖漂亮豪华宽敞的双体船,看似有钱都该选择后者,但最终,你会发现,双体船的发动机在漏油,发电机没多久就坏了,海水净化器滤芯哪儿都买不到,风浪稍大就得降帆,电气设备太多所以总限制用电,宽敞的房间在颠簸摇晃的海面上毫无意义……而看似老旧的单体船一路安安稳稳,轻松快乐,无忧无虑,应有尽有。
在大海上,当每样东西都很重要的时候,我们更是深有体会。跨越大洋的时候,我们物资紧缺,连水都是算计着用,但其实每到傍晚,谁都不会在乎这些,看着夕阳,拿着冰啤酒,晚饭是高档牛排还是牛肉罐头,并没那么重要,在浩瀚的海洋面前,没人需要用物质的东西来标榜自己活得高人一等,只需要这样,简单的快乐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