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下午3时,法国驻华大使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法国塔拉(Tara)号科考帆船将于2018年2月24日至4月27日访问中国三亚、香港、厦门、上海。法国驻华大使黎想(J-M Ripert)先生、塔拉基金会主任Romain Trouble先生、厦门大学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部主任、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戴民汉教授、卡地亚基金会代表Grazia Quaroni女士出席记者会并回答问题。
法国驻华大使黎想(J-M Ripert)先生致辞
法国驻华大使黎想先生指出,中国与法国是应对气候变化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月初访华与习近平总书记的谈话中期待两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方面等迈出新步伐,体现出法国愿与中国一同应对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的决心。
塔拉基金主任Romain Trouble先生致辞
Romain Trouble先生介绍,塔拉基金会是来自法国的公共事业基金会,致力于促进海洋事业,发展开放、富有创造力、新颖的海洋科学,提升对未来进行预测的能力并做好应对准备。塔拉科学考察以极高的专业科考水平引导教育年轻一代,加强其环境意识,推动政府决策者重视生态。从2003年起,这艘36米长的双桅科考帆船已航行约400000公里,与世界一流实验室及机构合作,完成了11次征程,在60余个国家停靠,科考团队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大量论著,2015年5月还在《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期特刊。
2016-2018年,Tara号启动“环太平洋之旅(Tara Pacific)”,通过科学考察活动研究气候变化和生态危机对海洋造成的影响,并停靠不同城市,开展交流学术与公众教育。厦门大学是塔拉此次中国行重要的科技合作伙伴,塔拉将于2018年4月2-10日访问厦门,与厦门大学 “嘉庚”号科考船联合开展公众开放、海洋科普展览、公众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并将与厦门大学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探讨海洋生态系统与气候变化研究的前沿科学问题。
厦门大学戴民汉院士致辞
戴民汉教授表示,健康的海洋离不开这个巨大生态系统中的每个元素,科学研究需要合作,海洋科学研究尤其如此。厦门大学一直在寻求机会与塔拉合作。厦门大学“因海而生、伴海而长”,2017年厦大启用了自己的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该船以“嘉庚”命名,是为了缅怀厦门大学校主著名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这艘长77米的科考船以“面向21世纪科学研究、专才培育、服务社会及文化传承”为总体定位,性能比肩世界同级别科考船,满足深海海洋科学多学科交叉研究需求,可在全球无冰洋区开展海洋学研究。
戴民汉教授呼吁,无论是“嘉庚”号还是塔拉号,都在各自的领域耕耘着海洋科技,但这还远远不够。海洋是我们的家园,海洋的可持续发展关乎人类的未来,但人类对海洋的认知、管控水平还非常初级,因此,海洋的探索及其全球治理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支持和情怀,希望有更多的高校、研究机构、企业和社会群体参与,探索未知海洋,呵护人类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