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峰会暨海南国际邮轮游艇与水上运动用品展览会的重头戏之一的峰会论坛昨日上午在海口举行。来自国内外的20余位邮轮游艇业界代表,围绕介绍国际和地区行业发展经验,解读政策法规、制度产业和发展规划、规范行业运营管理、破解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问题,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视角,结合海南省情实际发表了专题演讲。代表们在分析问题的同时,也纷纷给出建议,为海南邮轮游艇产业发展支招献策。
海南游艇保有量位居全国第二
丰富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位置不可复制,特殊的优惠政策支持先行先试,这些优势为海南邮轮游艇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海南省游艇产业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发展迅速,我省邮轮游艇产业发展在全国崭露头角。
据悉,目前海南省拥有游艇制造企业6家,游艇销售及服务企业70余家,游艇俱乐部39家,游艇相关专业培训机构3家,已建成运营的游艇码头7个、泊位1170个,在建码头3个,泊位1285个,全省游艇保有量近300艘,仅次于上海,位居全国第二。去年海南省游艇出入境113艘次,占全国游艇出入境总数的84.3%。
我省游艇产业部分难题亟待解决
海南省海防与口岸办公室主任周功民说,我省游艇产业面临一些难题亟待解决:一是境外游艇游览观光“进不来”,根据国家现行政策,境外游艇入境应向进境地海关缴纳相当于游艇应纳税款的保证金或海关依法认可的其他担保,但由于手续复杂、办理时间长、占用资金额度大,导致很多境外游艇“进不来”;二是境外游艇自驾游“游不动”,海南对外开放水域不足,境外游艇只能在已开放水域内进行观光游览,而开放水域受一些限制,审批难度大,导致自驾进境游艇“游不起来”;三是境外游艇进口“税负重”,目前我国对8米-90米的娱乐、运动用快艇和船舶征收高达43.6%的进口综合税,除了购艇时缴纳的税费,游艇主每年还需缴纳车船税。份额惊人的税费,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相当一部分购艇者的消费欲望。
加强海南游艇产业全局性规划
海南邮轮游艇协会会长符元壮认为,海南游艇产业未来应从“融合、结合、合作”三个方面去思考和探索。他说,融合就是要与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结合,结合就是要与旅游业结合,合作就是要开展全方位、多形式的区域合作。
海南德鸿投资总经理曹琪琦说,海南游艇行业规划势在必行,他建议加强海南游艇产业全局性规划,系统解决该产业面临的诸多问题,有重点有阶段的进行布局,突出全省优势资源,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具体的年度行动方案,逐步培育各环节重点定位的系列品牌,不断提高游艇经济的比重,将海南打造成为我国游艇经济中心省份之一。
引进专业团队发展“平民模式”
深圳艾方游艇产业发展公司林明昆建议,游艇会的经营可引进专业的管理团队,利用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获得有关部门支持、投资股东支持,并有好的定位、规划、服务内容等确保具有竞争优势。对于海南游艇业发展,他建议要大力发展游艇帆船游玩的方式,尤其是符合普通市民的模式,引进租赁游艇在海南开展租赁业务。让本地游艇行业中小企业有机会和国际大公司合作,学习经验。此外,建议海南成立游艇产业发展基金,扶持产业创新和发展。
中博展览股份公司总裁任行说,现在海南目前游艇产业相关市场正在逐步开发,但仍在起步阶段,许多个性化的娱乐休闲特点没有完全发挥,市场价值也缺乏相应的挖掘和推广,可通过会展产业来起到媒介平台的作用。
海南恒翔游艇产业公司谢以楼表示,传统游艇产业靠走高端路线不足以支撑整个游艇市场的发展,因此“平价游艇”、“游艇租赁”等平民化的游艇营运模式将普及,游艇产业链也将由此获得持续发展。
部分原因制约邮轮旅游业发展
邮轮方面,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王万茂说,邮轮是邮轮旅游的第一要素,但中国目前没有属于本国籍的大型豪华邮轮。由于豪华邮轮全部是外国的,依照中国《海商法》的规定,外国邮轮不能在中国的领海和港口从事运营型运输。因此,在中国沿海港口之间不能开展邮轮旅游,从三亚开出的邮轮不能在南海自由航行,只能走国际航线去越南,严重制约了海南邮轮旅游的发展。
随着昨日傍晚游艇体验活动的顺利结束,此次峰会完成各项议程安排圆满落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