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到35岁就早早完成了环球旅行的人,无论如何都让人羡慕,而这个年龄同时刷新了最年轻中国大帆船拥有者的记录。
十几年世界各地自由潜水,铁人十项参赛队员,同时玩了若干年滑翔伞——然而整个采访中,电话那端的语气始终温和谦逊,让这些颇可以在记者笔下“惊世骇俗”一番的履历变得平易近人。在顽主号船东吴博看来,他从事的种种极限运动,都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并不值得炫耀。玩,是他活出真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吴博的船叫顽主号,见过他的朋友说,船如其人,一听名字就知道是他的船。
其实吴博本质上就是一个帆船人,骨子里狂热地追逐自由,热爱自然——虽然他语速从容,却能听出他有一颗说飞就飞的心。当然,也有说飞就飞的能力。他笑说因为一起玩了十年潜水的好朋友——上合号船东邓凡带他进圈子晚了,所以直到两年前才正式买了45英尺长的博纳多Oceanis 45,算是进入了大帆船这个圈子。
事实上多年来游走世界的吴博对帆船并不陌生,“每次在国外的港口看到密密麻麻的帆船,都很羡慕。”但可能是玩的东西太多,吴博除了偶尔在朋友船上当当水手,还没有动过买船的心思。真正让他动心的是前年在南极看到了一条帆船,“原来帆船可以开这么远。”吴博满世界飞的心终于靠上了帆船这个港湾。
买船之后的一年多,吴博的休闲生活重心几乎完全转移到了船上。
白天扬帆出海,月下对酒高歌,开心了就跳到水里与荡漾的星辉浮沉涛涛,真是人生快事。用吴博的话说,一起玩船的人不是一般二般的欣赏,可以说是生死知命的兄弟。“我们送船都一起走,快的等慢的,”吴博说:“感谢老大哥们都带着我玩。”“老大哥们”指的是深圳的一帮船东,也是全国最早开始玩大帆船的一群人,吴博的语气平淡而诚恳,“学了很多东西,还在跟着学,帆船真的是有太多学问的运动。老大哥们玩了这么多年,现在还学得特别认真。”
即使在他的顽主号上,吴博也非常尊师重道,虽然“觊觎”舵手的位子已久,但在自己的船上,他却甘心做一名水手。舵手之位,能者居之。吴博说:“我们都是抱着学习的心态,听从对的建议和决定。”常常在吴博船上掌舵的是国内知名的舵手潘玮华,平时亦师亦友,但比起赛来,船上的人执行舵手的命令都不含糊。吴博说自己的朋友们也都很随和,虽然平日各有身份,但比赛时都统一听从舵手的正确意见,从来没有激烈的争执。
虽然如此,吴博并没有放弃成为一名舵手的努力,他已经取得了中国杯的培训证书,ASA106证书,现在正在考香港的船牌。到了船上,玩船洗船他都亲力亲为,“我觉得吧,船跟马一样,是有灵性有生命的,你得跟船交流。”他现在最遗憾的就是工作忙,没法天天上船洗船。
从事IT业的他信奉拼命工作拼命玩的原则,这才是人生,做真实的自己,打认认真真的比赛。“比赛就认真比,该抢得抢,该压得压,谁也不让谁,这样才有乐趣,”吴博说,但比完喝酒也得认真喝、玩命喝——比赛刺激,但最好玩的恐怕还是赛后哥儿几个码头交杯——这不是应酬,也没人逼酒,就是那种“会当一饮三百杯”的感觉,“深圳这帮船东里每个人都有绝活,”吴博说,作诗,拉大提琴,简直把游艇会码头变成了现代版竹林七贤的世外桃源。
帆船绝不是用来交际应酬的,跟游艇不一样,吴博没有明说,但似乎有点如果用帆船搞商务接待,简直玷污了帆船的意思。吴博说,深圳这帮船东都是这个心思,每个周六,几乎不用招呼,不用计划,只要出现在码头,总有人在那儿了。
船好玩,也因为人好玩。帆船跟喝茶一样,要有三五知交好友同乐,这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并不一定非得轰轰烈烈一把,去个钓鱼岛,环个球什么的,就跟家人朋友一块儿,比比赛,巡巡航,挺好。”
吴博说自己很幸运,从来没有遇到过大哥们摆谈的那些惊险故事,什么挂着渔网啦,桅杆断掉啦??虽然他用了“幸运”这个词儿,但语气里似乎透着点遗憾——这样的男人,没有什么会让他觉得害怕——虽然他并不鲁莽地冒险。他的船上配备了各种安全所需的仪器,救生艇是16个人的,全部按高规格配置,因为玩了这么多年潜水,对海洋,对自然,吴博早有一份敬畏之心。
他不断说自己还是圈里的新人,仅仅参加过两届中国杯,一次海峡杯,一次环海南岛——还因为船只受组别限制,没能绕上岛,但他花在帆船上的时间却比许多老帆船人更多。顽主号上常规配备了两名工作人员,一个负责打理船,另一个就负责办各种玩船的手续。
玩船的人都知道在中国玩船手续相当复杂、痛苦、啰嗦——就比赛那两天限制少一点。吴博用了“辛酸”这个词来形容这个过程,还难得地叹了一口气,开玩笑说还真不如就在朋友船上蹭蹭算了。但他清楚地知道当船东运作一个船队和当客人毕竟是两码事,越有难度,也越有乐趣和操控感。“玩船倒不觉得累,累的主要就是办手续,船籍。”有了船籍才能理直气壮地航去更多地方,但顶着这样“辛酸”的麻烦也没有“累觉不爱”,足见真爱。
更重要的是有一帮哥哥跟他分享这个真爱,西沙司南杯比赛的时候,越南的渔网密密麻麻,同为船东的组织者冯晖在渔网出口一直守到半夜最后一条船安全回来,这份兄弟情,不会忘。
聊起航海的近期目标,吴博说得很现实,就是能以舵手的身份打一场完整的比赛,“现在邓凡已经‘革命’成功,当上舵手了。”吴博说他也要迎头赶上:“赢上合号是必须的!”他又开起了老朋友的玩笑。
整个采访吴博说的都是乐趣,丝毫没有提到辛苦,笔者忍不住询问了关于晕船的问题,这个困扰许多水手的问题在吴博看来很自然,首先,“没有好体魄,就别进这个圈子。”有了底子,该吐就吐两天,“玩船的人必须去摔打,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不能成为阻碍和放弃的理由。”而到了风高浪大, 所有人都晕的时候,那晕也正常,“人总是可以适应的。”吴博说。
他有一种天生的自然乐观,追求极致,却不渲染极致。生活对他是一件有趣的事,玩也需要认真努力负责,却实在不用唱高调子。结束采访,我很武断地认为他一定会驾驶帆船去环球的,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也仅仅等同于选择了喝一年的下午茶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