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岛市进入游艇业快速发展的重要节点
游艇起源于17世纪欧洲,繁盛于欧美国家。历经三个多世纪的演变,如今已经发展成为一种集航海、运动、娱乐、观光、休闲和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消费业。欧美国家和地区多年的发展模式与规律表明:当人均 GDP达到6000美元时,游艇经济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游艇产业开始繁荣发展。从经济发展的阶段及特征看,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后,消费结构以发展享乐型为主导,产业结构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
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游艇业近年来开始在中国沿海地区兴起;由于其高端尊贵的品质、丰富灵活的功能,很快在旅游领域表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吸引力。目前,青岛人均GDP已超过1万美元,而且在地理位置与海洋资源、游艇制造与进出口,游艇展览与消费服务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发展势头良好。但同时也要看到,海南借助其旅游优势在游艇经济发展方面大有超过青岛之势,上海在游艇展览方面已经走在青岛前列。因此,无论是从经济发展阶段,还是所面临的形势来看,青岛都到了要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游艇经济的关键阶段和重要节点。
二、促进青岛游艇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建议
根据对游艇企业和俱乐部的调研,我们认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青岛市应该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游艇经济的发展,实现游艇经济与海上旅游业的良性互动。
完善管理体制。青岛拥有优质的海湾和岸线资源,具备建设游艇码头的良好条件。建议:一是按照“统一规划岸线资源、分区建设游艇码头”的原则,尽快整合码头岸线资源。规划建设西海岸、胶州湾北部和蓝色硅谷核心区至即墨的滨海岸线旅游码头、游艇码头、帆船帆板训练基地和陆岛交通码头等海上旅游设施。由各区市的国有投资公司或者青岛城投旅游集团、崂山旅游集团等投资建设并租赁经营,供游艇停靠使用。
在大型滨海度假中心内规划建设游艇码头,满足国内外高端休闲度假客户的需求。二是尽快成立海上游艇管理指挥中心,统一指挥调度游艇的出海航行,提供安全救助等服务,建立健全海洋旅游安全救援机制和预警机制,增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充分发挥好青岛市旅游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强化市政府分管市长负责的相应工作推进机制,协调解决和督查落实阻碍游艇经济发展的重点问题。三是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出台有关扶持政策,让企业知道遇到发展中的问题和瓶颈可以找哪些部门反映。
改善经营环境。
一是尽快出台海上旅游航线规划,明确游艇可进入海域、可使用航道。调研中,一些游艇俱乐部反映,我市海域执法存在“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各自为战的局面,由于可用航道不清、可去海域不明,导致游艇在出海时经常遇到执法部门的阻止和处罚。《青岛市邮轮游艇经济发展规划(2013—2030)》已经明确成立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邮轮游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建议该小组尽快组织市规划局、市发展改革委、市交通运输委、市海洋与渔业局、青岛海事局、市体育局、市旅游局共同划定前海、环胶州湾、崂山沿海、西海岸沿海和海岛等海上旅游航线,划定海上运动、海上游乐和游钓区域,拓展海上旅游空间。
二是尽快开展海岛普查,制定海岛规划,确定海岛开发布局,选择开发条件比较成熟的海岛进行试点开发和示范开发,为游艇经济发展拓展海岛旅游空间。
三是完善码头设施。为游艇提供维修、加油等服务。在不能修建游艇码头,但可以停靠岸线的区域,适当增加便利游艇停靠陆地的下水坡道或干船坞,用于出租。四是加强对海域的执法管理。与游艇出行遭遇多头管理并存的怪相是,在我市前海一线的冲锋舟(水上摩托车)尚无部门监管,全都是非法运营。其速度很快且横冲直撞,对别的船只造成安全隐患。这种无偿使用和占据海上及岸线资源的现象,严重影响到我市海上旅游的发展和整体品牌的塑造,亟待统筹解决。
延伸产业链条。
目前,青岛市在游艇组装、游艇进出口、游艇俱乐部等环节具备优势,但研发设计水平不高,游艇配件生产主要集中在东营市。在游艇市场及其服务方面仍有很大潜力和空间。
一是学习借鉴上海游艇博览会的做法,将制造、研发、销售、配件企业均吸收参会,把博览会规模做大、实力做强,成为促进游艇经济发展的平台。
二是发挥行业领头羊的作用或通过招商引资,规划建设青岛国际游艇及水上休闲用品商城。可以仓库为依托将实体店面与商城有机结合,实体店面为客户了解产品和体验产品提供平台,网上商城可利用优质快递服务(顺丰等)覆盖全国市场,从而打造推动游艇经济发展新引擎。商城核心业务定位与7S服务:整船及终端用品(豪华游艇、帆船、钓鱼艇、冲锋舟、皮划艇、滑水板、冲浪板等)国内和国际销售;游艇游船零配件供应;产品维修、保养等售后服务;市场调查及信息服务;支持本土有优势的游艇配件生产厂家打造自己的产品品牌并帮助其推广和销售自主品牌产品;附加服务,包括成立会员俱乐部,组织游艇体验和水上运动培训,与旅行社合作开展“帆船之都—游艇及水上休闲梦之旅”,为游客提供小型船艇(小帆船、冲锋舟、皮划艇及救生装备)租赁服务,邀请国外专业船艇水上运动爱好者开展讲座与技巧展示,组织学生夏令营、高校船艇设计大赛;皮划艇冲锋舟竞速赛、钓鱼大赛等;组织业内企业参加国内外游艇行业展会,宣传帆船之都,打造城市名片。
三是在邮轮游艇经济工作领导小组指导下,支持青岛游艇俱乐部逐步开辟海上航线,推出海上定制巴士,发挥海上交通功能,连接胶州湾西北东三岸,缓解日趋紧张的陆路交通压力。
四是发展由游艇俱乐部经营和出租的可供商务、休闲、婚庆等使用的游艇,扩展游艇经济发展空间,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五是成立游艇产业发展基金或有蓝色产业基金予以支持。
成立行业协会。政府主管部门可以引导龙头企业发起成立行业协会,一是定期组织举办由政府有关部门、业内企业、专家学者参加的游艇经济发展论坛。了解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问题,明确需要政府提供的帮助和支持,研讨行业发展策略、提供相应解决思路。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倡导诚信经营,打击恶性竞争,构建相关行业联合发展、相互支撑的信息与资源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