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过程中需要各种各样的本领,今天就来谈谈我们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技能:自由潜水。
记得在刚开始航海生活的时候,从兰卡威的瓜镇去真浪海滩,就在快要到达的时候引擎突然停转,一番检查后发现是螺旋桨挂到渔网了!失去动力的船开始随着洋流向岸上漂。
情况紧急只有清理了螺旋桨上的渔网才能重新启动引擎控制方向。大副赶紧先下了20米的锚链,让船向岸上移动的速度减慢,船长带上面镜穿上脚蹼跳下水去查看情况。
发现螺旋桨被渔网缠的死死的,根本无法解开,只有用刀割了,于是船长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下去一点一点的割掉渔网,但是需要不停的上来换气。惊险的几分钟过去,鱼网终于清理完了,这时我们的船已经离岸很近了,船长赶紧上船启动引擎加足油门,终于驶离了危险区域。这时渔民也驾着小船过来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我们赔偿了渔民100马币损失。
另一次,我们停泊在泰国的某个风景优美的小岛,由于泰国对游艇、帆船旅游的开发比较早,相应的设施比较健全。我们在这个鲜有游客的小岛也找到了一个结实可靠的锚球。水质清澈,鱼类众多,我们都下水浮潜,照例船长下水的任务是为晚餐增加一些海鲜。
抓到渔获之后,大家回到船上准备晚餐,船长在船尾杀鱼,清理完以后顺手把盆里的脏水往海里一倒,就在那一瞬间发现我们的厨房剪刀也被倒进海里了。这还是我们千里迢迢从国内带来的,很锋利特别好用。看一看声纳水深仪,当时的水深在11米左右,而船长最多只能下到7~8米的深度,怎么办?穿潜水装备吧太麻烦,不穿吧,以他的技术还下不了这么深。不去捡回来的话一路上都没有剪刀用了……不管了,先下去看看。
船长一番折腾后到了8米左右的深度,(因为不会法兰左,每次排耳压需要抬起头,用阀式做耳压,这样折腾几次才能下到一定的深度)看了一圈,没找到;
回到水面休息一下再下,这次到了9米,终于看到了!可那时他感觉已经没气了耳朵又疼的厉害,只能再次浮上水面来;
第三次吸足气,往下、往下,这回到10米了,已经触手可及了,离闪着亮光的剪刀就差那么一点了……这时身体又有反应了:耳朵疼,急切的需要呼吸,但是心里又不甘心,于是咬着牙继续往下,终于抓到了剪刀。
这个返回水面的过程感觉好久好久,感觉快挂了,还好在最后一刻浮出了水面,好险!(后来通过学习才知道的确危险:可能有耳膜穿孔和浅水晕厥的风险)
再往后遇到几次锚球断掉有惊无险的情况之后,我们决定所有需要绑锚球的情况都在绑好之后下水去仔细检查一遍绳子的情况,甚至在有些绳子年久磨损严重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额外绑一根备用安全绳。
我们一般选择自由潜水去完成。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穿戴水肺潜水装备去完成这些操作,不过很多时候时间紧迫,或者水肺装备的前期准备和升水之后的清洁维护实在太过繁琐,甚至很多船上并没有准备潜水装备。
还有一次跟我们同行的另一条船DC号自动驾驶系统出了问题,找到工程师用老船主留下来的材料手工帮他们加工了一根轴承,安装的时候这根珍贵的轴承也掉海里了……船长又一次特别不容易的潜下去捞回来。
这个技能太有用了,船长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学会自由潜。
我们在网上找了超多关于自由潜的学习方法和视频,一有时间就下海练习,但是一直无法掌握自由潜的关键:法兰左排耳压法。所以也就一直无法突破10米的深度。
直到今年航行到菲律宾的薄荷岛,船长找专业的自由潜水机构学习了课程,在几天超越极限的苦练中终于学会了正确的呼吸、调息方法,法兰左耳压法,自由潜的基本援救方法和自由潜的禁忌等,毕业时静态闭气超过4分钟,并且轻松下潜到25米深度。
仔细想想我们在航海的过程中需要自由潜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相信大家都经常把工具掉到海里,如果是停泊的时候掉个东西下去,会自由潜就可以随时下去捡起来;
下锚以后自由潜下去看看是否挂的牢靠;
在不太方便下锚的地方也可以潜下去,找一个大的岩石用铁链和绳子自己做一个临时的锚球;
还有清理船底这种长期艰巨的工作;
当然在鱼类丰富的地方还能自由潜下去打点鱼丰富我们的餐桌(根据潜水员公平原则,我们只在自由潜水的时候渔猎,绝对不使用水肺装备打渔)。
从此以后我们的航海生活变的更丰富多采,也更安全了,遇到这些需要水下作业的情况都能轻松解决,我们认为自由潜水实在是帆船旅行的重要技能!
你认为什么航海中有什么特别好用的技能,也希望能告诉我们,大家一起学习本领,共同进步!
